第0571章 关键是太后(1 / 2)

公子威武 血沃中华 1525 字 2023-06-17

马车一路摇晃,下午早早的就到了清城山脚下,参议官安排了四顶轿子,皇后和皇妃看到修葺一新的石梯,还坚持要徒步上山。

皇后欢喜的对着皇妃说:这是自己要走路的哈,别到了山上又说累的腰都直不起啦。

两个女人和侍女、近侍一起游玩着来到祖师殿,整栋房屋当真是做了彻底修缮,远看就像新修的呢,站在院子中央还能闻到淡淡的油漆香。

皇妃见护卫的士兵和挑夫将所有的物事都搬了上来,欢喜啦,飞快的跑过去交代这箱放到东边,那箱放到西边,招呼着侍女张罗起来。

皇帝开森的对着他娘讲:这里果真凉爽,咱们就在此住到暑热退了再回去。

一旁的参议官满脸笑意的说:赵先生只管住下,一应所需交代下官办了便是。

谢老太正要骂参议官放肆,皇帝已经在说:“善,大善呐。”

这时,皇妃开森的过来告诉他们,清城弟子为他们做一锅白果炖鸡呢,味儿真香。

皇帝早已闻到啦,笑哈哈的叫走起,尝尝去。

山下的建福宫住满了台鉴堂的各级主事,丁公已经晓得老皇帝住进祖师殿了。老头子笑呵呵的对着诸公说:“大善,官家想通了便不劳我等费神啦。”

李中棉笑呵呵的自言自语:想通了就好啊,想通了诸公都省心啦。

乔阁老也是不住的颔首,认为这是个好兆头,前朝的太后和官家理起来都是玉林小哥的长辈,不忍骨肉相残。官家能放下是最好咯。

赵玉林此刻还在锦官城里讨论军务呢。

火凤凰回到成都后他不担心京城的安危了,但是前线的军报一天一变,连苗贵都着急了,要立即启程去河东。

赵玉林觉得在河东大打实际上是和蒙军死磕、硬碰硬不是最佳方略。

然而,顺风司的军报显示,河东河北有几股民军都在寻找神威军接洽归顺,苗贵认为有这些地方游击队的支持,可以打一仗,即使拿不下大同府也能夺取蒙军的冶铁中心大名府。

这就叫赵玉林心动啦。

新宋对蒙军实施钢铁禁运之后效果已经初现,很多商人抬高价格收购新宋的废旧刀具和烂铁锅铁器,拿回去还能卖高价。

从这一点分析,蒙军绝对是极度缺铁,如果神威军能夺取大名府,拿下草原帝国在中原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心,对蒙军绝对是一个重大打击。

不过,赵玉林担心真定府的呼毕力倾力而战,会大大增加赖传芳集团夺取胜利的难度。

他叫苗贵将杨兴运的东集团纳入统筹谋划,留下山东军团和海上水师作为机动部队监视河北路,积极筹备跨海作战。

赵玉林回到家里,见陈宸和央金挺着孕肚像两只小企鹅一样躺在花廊下纳凉,笑嘻嘻的过去陪着叙话。央金说她不是为了给飞燕做参谋,都要回保宁州啦,成都的夏天太闷热了。

陈宸也在对着他吼:快些陪本宫去峨眉避暑,她要去找掌门女养胎啦。

他有些无奈的说事儿多着呐,再等等吧。

央金给他讲:老皇帝自称先生和谢老太去清城避暑是好事,回头若是老皇帝真的认同咱们共和,愿意老实做个顺民,咱们就给他一个特级研究员的官帽,享受台鉴长老的待遇,如何?

他笑笑说:这事儿归吏部管辖,当然要听吏部尚书的。

央金对着他撇嘴,吐出瓜子皮后说谢老太就算了,继续领她的八十贯养老金,若是还要在大庭广众之下瞎逼逼,就连那点供养都给她扣下来。

赵玉林逗她了,给她竖起大拇指点赞,猛夸女人厉害,就这样干。

这些都是屁事儿,他相信央金做得好。

次日,中枢院召开议事会。

工部尚书裘公向诸公通报嘉阳寨和铁路修造的进展情况,告诉大家自打全国上下兴起铁路火车修造捐款热潮后,各地都在上奏折要搞新奇物事的制作。

有的要做新农具加快耕田速度,有的要做新的打谷机节省劳力,有的要做脚踏车把水送到高处的旱地灌田,还有人要制造铁衣飞鸟,载着人翱翔蓝天。

工部提议,为各地路州县下拨一笔奇巧工具制造经费,支持这类物事的营造。一旦造出来,对于新宋的发展大有妙用。

赵玉林很高兴,能提出这样的构想说明工部的官员在动脑子。

他说:这类工匠、师傅做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物事,就是在创新,推陈出新,创新型人才对于社会的变革作用非常大,比如农事种子的选育,一旦找出一种高产抗病的种子就能使田地的产量增加不少,叫人不饿肚子。

新工具省工省时,能让布衣轻松的种地,甚至解放出一部分劳力干其他的诸如铁匠,泥瓦匠,木匠的营生,应当支持。

赵玉林建议在礼部的学事司里面设置科技局,把科学技术这一类事务管起来,因为这些事情都涉及人才培养,大多数人也是来自学府,要推